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依依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外语系
出 处:《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43-44,共2页Jiangsu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摘 要: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从结构主义视角提供了语言符号学研究的范式。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框架基础下,索绪尔提出“能指”“所指”和“能指作用”三个概念,分别喻指具体的语言符号、意义层面的事物或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索绪尔理论基础上,皮尔斯进一步发展出符号意指的三分式(即“皮尔斯模式”),使得符号向无限衍义开放。在这样一种无所不包的语言系统之中,能指和所指不可分割,因此语言符号既可以表达具体的事物,又可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一视角也为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尝试运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探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莳萝泡菜》中的多重隐喻,并由此揭示文学与语言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