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岚嘉[1] 董婕 Peng Lanjia;Dong Jie(不详)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2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71-77,共7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萧红文学的魅力与价值”(18LZUJBWYJ064)。
摘 要:萧红人格的无意识模塑阶段和命运驱力的形成阶段是叠合的,萧红的命运与诗心之间是互文的。借助心理学的视角、方法与路径,切入萧红的童年依恋状况和童年故事叙述,发现萧红不仅回答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等关乎命运轨迹方向的深层问题,并起到了建构自我同一性的意图。从依恋的失散到“承诺剧本”的生成,显示为依恋关系对萧红童年人格的模塑,缺陷动机对其人生的驱动,而“基本焦虑”的形成,则昭示着萧红命运逻辑的现实驱力和精神驱力的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