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和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娜 姚宏[2] 

机构地区:[1]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病理科,太原030006 [2]太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  处:《山西医药杂志》2021年第2期211-213,共3页Shan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占首位,且年轻化趋势明显,37岁以下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逐渐上升[1],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在合理治疗或消除刺激因素后将消退;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多呈持续性、进展性发展[2]。故病理诊断是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但在病理诊断工作中,发现不少宫颈良性病变如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老年性宫颈萎缩性改变等常被误诊为各级宫颈上皮内病变,使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或过度治疗。因此,更准确的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其分级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P16和Ki-67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病理意义。

关 键 词:重复检查 刺激因素 宫颈上皮内病变 鳞状上皮化生 宫颈良性病变 过度治疗 宫颈萎缩 P16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