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妇产与生殖医学科,北京100142
出 处:《人民军医》2021年第1期79-81,共3页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摘 要: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来源于绒毛膜型中间型滋养细胞,是一类临床罕见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GTN)。该文报告原发于子宫的ETT 1例。患者孕2产1,无诱因月经延迟1个月,于外院检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13 mU/ml。在某医院查体,盆腔超声检查提示宫颈后方囊肿;盆腔MRI检查显示子宫右后方异常信号,考虑右侧卵巢巧囊,不完全除外畸胎瘤可能。子宫体部内膜下示异常信号,考虑黏膜下肌瘤或息肉可能。收入院后拟行手术治疗。复查超声,示盆腔包块明显缩小,故未行手术治疗。因查体发现宫颈口脱出一粉色扁形息肉样组织,触血(+),遂给予宫颈赘生物摘除。术后病理检查回报ETT。复查盆腔超声,示子宫多发肌瘤;宫颈不均质改变伴多发钙化,宫颈后方囊性包块。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视情给予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病灶电灼术,手术顺利。术后3天,复查血清HCG 0.90 mU/ml。术后5天病理检查回报,全切子宫,子宫峡部处异型肿瘤细胞增生浸润伴坏死及钙化。结合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符合ETT诊断。患者恢复良好,术后8天拆线。随后行辅助化疗4个疗程。化疗后检查头部CT、胸部CT、盆腔超声、腹部超声、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超声,均未见明显异常。定期随访未出现异常。该例提示,ET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临床医师须引起重视,提高对ETT的认识水平,以指导其诊断和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