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机理论视域下幼儿园虐童行为归因与应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涂永波 谢娜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350 [2]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6

出  处:《教育评论》2021年第2期125-131,共7页Education Review

基  金:2018年新疆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扶智视角下的南疆地区学前儿童受教育问题研究”(编号XJEDU22018SY042);喀什大学2018年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南疆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机制研究”(编号GCC18SK-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幼儿园是儿童保护的责任主体之一.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分析,幼儿园中虐童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儿童、教师个体素质与环境等信息源因素的负面影响,幼儿园工作人员对问题的威胁程度、易感性的认识以及应对效能不足,“内外部奖励”和反应代价偏高消减了人员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防范与遏制虐童行为的发生,幼儿园应从信息源源头抓起,提高威胁评估能力,筑牢预防根基;增强应对效能,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健全监督机制,降低“内外部奖励”和反应代价,加大事后救助力度.

关 键 词:儿童保护 幼儿园虐童行为 保护动机理论 

分 类 号:G617[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