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普慧[1,2,3] 易斌 Pu Hui;Yi Bin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2]教育部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6期134-139,共6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12JZD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12AZW007);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YJ201919)资助项目成果。
摘 要:“三教论衡”主要指评价和衡定儒、释、道三教的价值和地位。随着东晋佛教的广泛传播,儒道就社会功利和世俗伦理等方面对佛教展开攻击,佛教则选择性地回应;三教论衡曾引起最高统治者关注与表态,但在唐睿宗后三教不分先后基本成为定制。三教论衡不仅没有走向暴力冲突,甚至成为皇帝诞节庆典上的节目。中古时期三教论衡的基本文献收录均出于佛家之手,主要参与者为文人士大夫,对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