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欢腾与集体无意识:工人对“机器换人”缘何反应如此冷淡——基于长三角智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The Jubilation of Other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Why Do Workers React Indifferently to“Machine Substitu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晓琦 TANG Xiaoqi(不详)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出  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48-59,75,共13页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机器换人’背景下低技术工人的失业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汪华主持,编号为19BSH14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经典理论认为,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产业升级,都会加剧技术、资本及工作等要素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引发工人群体的抵触。从理论逻辑和历史的发展来看,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升级必然会引起工人不同形式的反应。但在最近几年全国普遍推进的以工业机器人替代工人生产的"机器换人"浪潮中,出现了两种极具反差性的图景:一方面,"官产学媒"建构出"技术即进步"的主流话语,对生产线上的"机器换人"表现出极大的欢腾;另一方面,身处车间、直面"机器换人"的工人群体对此却表现出异样的冷漠和疏离。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地区8家实施"机器换人"的智能制造企业的田野调查,从工人主体性的消解和技术的社会建构两个维度,分析社会对技术升级的欢腾和工人对技术升级的漠然这一显著反差的社会图式何以形成。本文认为,工人对"机器换人"反应冷漠的生成逻辑是中国工人主体性的消解,而社会对技术进步推崇的背后隐含着太多的社会建构性。

关 键 词:工人主体性 社会建构 “机器换人” 劳动社会学 

分 类 号:C913.2[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