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建英(编译)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钢琴艺术》2021年第1期4-8,共5页Piano Artistry
摘 要:年近七旬,今天仍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钢琴家安德拉斯·席夫,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望。席夫不仅拥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而且对德奥钢琴音乐文献的真谛与传承亦有精深的研究,他的演奏将钢琴音乐的美感与作曲家的原意同时奉献给听众。仅就贝多芬的钢琴作品而言,在其2020年3月4日发表的与以色列爱乐音乐家的访谈中,席夫提及他演奏全部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多达27次,当然他也表明今后不会再演奏全部三十二首奏鸣曲,而将集中演奏他最珍爱的若干首。我们今天的文章就是介绍席夫对于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贡献。2004到2006年间,席夫在伦敦威格莫音乐厅举行了八场音乐会,按创作先后的次序,演奏全部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这套音乐会的独到之处,在于每场音乐会的前一天,席夫首先举行解说演奏会,用边弹琴示范边口头讲解的方式,介绍次日音乐会将要演奏的每一首奏鸣曲。音乐会在当时获得极大成功,附加讲座的形式更成为音乐活动不可多得的盛举。在40到50分钟的时间里,席夫触及演奏该作品的关键问题,他的解说基本在于大概的分析曲式、点明和声进行,进而在重要地方说明如何正确使用踏板与读谱,让听众从贝多芬手稿或者最早出版的乐谱中发现作曲家本真意图的重要性。当然,在他的解说中也多次将贝多芬的音乐关联到哲学思想与文学形象。威格莫音乐厅保留了席夫讲座的实况,将八次解说全部录音,并且将其免费开放,登载于音乐厅的网站。音乐爱好者不仅可以访问聆听,还可以转载,在优酷网站上,我们可以找到备份音频。席夫的讲座是边弹边讲,为了方便读者,本文先将最脍炙人口的奏鸣曲之一《"华尔斯坦"奏鸣曲》的解说译成中文,席夫演奏的部分也在行文的括号中标注了具体的小节数,以方便大家翻谱查阅,如果只读文字而不听原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