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安忆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江南》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摘 要: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华裔教授巫鸿所著文章《传统与革新——高福履藏中国古代玉器》,写到新石器至商代时期内一个玉镯,考古学家证明它和某一个陶镯在造型上的联系,问题来了。出于什么样的需要,让新石器人类消耗千倍劳力——采集、开料、去皮、穿孔、琢磨、抛光,去做一个陶器的复制品?在这小小物件中的超量作业,所包含的财力、人力、技艺,唯有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才能够调动和召集,我们可以理解为王权的象征,但这物件的存在本身,逐渐摆脱最初的动机,独立出一种修辞学的意义。同一篇文章中,作者还向我们推荐清代的一枚玉环:以一小兽的脑袋作起始,身体转化为两股交织的细绳,拉成扁圆环状,于是,坚硬的玉石,却表现出绳系的柔软松弛。我想,这就是修辞的意义吧,就是用一种材质模仿另一种材质,完全不考虑功用,纯粹作观赏效果,成为精神的活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