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载体——浙江大学文学讲稿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安忆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江南》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摘  要: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华裔教授巫鸿所著文章《传统与革新——高福履藏中国古代玉器》,写到新石器至商代时期内一个玉镯,考古学家证明它和某一个陶镯在造型上的联系,问题来了。出于什么样的需要,让新石器人类消耗千倍劳力——采集、开料、去皮、穿孔、琢磨、抛光,去做一个陶器的复制品?在这小小物件中的超量作业,所包含的财力、人力、技艺,唯有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才能够调动和召集,我们可以理解为王权的象征,但这物件的存在本身,逐渐摆脱最初的动机,独立出一种修辞学的意义。同一篇文章中,作者还向我们推荐清代的一枚玉环:以一小兽的脑袋作起始,身体转化为两股交织的细绳,拉成扁圆环状,于是,坚硬的玉石,却表现出绳系的柔软松弛。我想,这就是修辞的意义吧,就是用一种材质模仿另一种材质,完全不考虑功用,纯粹作观赏效果,成为精神的活动。

关 键 词:观赏效果 浙江大学 新石器 传统与革新 圆环状 中国古代玉器 艺术史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