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五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静[1,2]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2]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民族教育》2021年第1期10-10,共1页Ethnic Education of China

基  金: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VMZ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群体之所以是群体、共同体之所以成为共同体,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有个精神归宿、要有个精神家园,这是共同体心理需要的较高层次体现,同时也是高级心理活动的反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文化亦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各民族共享文化的凝聚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高的心理需求。

关 键 词:高级心理活动 精神家园 精神归宿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享文化 心理途径 心理需求 中华文化 

分 类 号:D64[政治法律—政治学] D633[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