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途径

作品数:27被引量:19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静蔡芸张小燕高湘萍陈以国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民族教育》《全球教育展望》《吉林教育》《心理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系统性危机下政府沟通策略之分析:信心建立或良方提供?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1年第1期97-122,共26页王俊元 胡至沛 张筵仪 詹中原 
当系统性危机发生时,由于子系统环环相扣、相互影响,较难知道何时将是危机事件的终点,对未来发展也具有更高度的不确定性.2019年底暴发了新冠肺炎(COVID-19)的全球性疫情,在不知疫情何时变缓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如何进行风险沟通成为本研...
关键词:系统性危机 危机沟通 心理途径 问题解决途径 新冠肺炎 
共育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五被引量:8
《中国民族教育》2021年第1期10-10,共1页李静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VMZ011)的阶段性成果。
群体之所以是群体、共同体之所以成为共同体,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有个精神归宿、要有个精神家园,这是共同体心理需要的较高层次体现,同时也是高级心理活动的反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文化亦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关键词:高级心理活动 精神家园 精神归宿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享文化 心理途径 心理需求 中华文化 
共同的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四被引量:29
《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2期22-22,共1页李静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VMZ011)的阶段性成果。
“共忆”,即共同的记忆,是以共同体记忆、群体记忆或社会记忆的形式呈现。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记忆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社会群体或组织都有其相应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记忆本身就具有群体性、相互影响性和带动性。中华民族从历史中走来,...
关键词:心理学家研究 带动性 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 集体记忆 心理特征 心理途径 群体记忆 
共同的思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三被引量:4
《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1期21-21,共1页李静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VMZ011)。
历史上,中华民族逐渐由众多分散的民族群体走向文化自觉的民族共同体,这个过程亦是其共性思维聚合与发展的过程共同思维的培育和提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心理途径。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恩格斯曾指出:"思维与存在的关...
关键词:高级心理活动 民族共同体 思维内容 心理途径 民族群体 文化自觉 
提高女性家庭地位的心理途径:自我认同的例子被引量:8
《统计研究》2020年第11期44-56,共13页李仲武 王群勇 
本文使用2010年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研究作为重要心理特质的自我认同对女性家庭地位的影响。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在按照民族、城乡和地区划分的分样本中,有序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自我认同对女性家庭内部议价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自我认同 女性家庭地位 倾向得分匹配 条件混合过程 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 
共同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二被引量:13
《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0期17-17,共1页李静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VMZ0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激发与培育各民族共同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心理途径就是激发与培育共同的情感。所谓共同的情感即共情(Empathy),是理解他人立场、感受他人情绪与情感的能力,亦称为同理心,是著名人本主义...
关键词:镜像神经元系统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心理过程 同理心 共情 罗杰斯 心理途径 
共同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一被引量:10
《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9期18-18,共1页李静 
梳理出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性认知要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符号的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开端。铸牢共同体意识,需要以共同的认知作为心理基础。生活于共同的地域...
关键词:共同体意识 心理意义 文化符号 认知要素 心理途径 共同认知 心理响应 中华文化 
职校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实现途径:心理学视角
《当代职业教育》2019年第1期16-21,共6页姜飞月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大课题<加快发展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编号:A/2016/02)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心理学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起源于环境心理学,研究贡献主要集中在:坚持人与环境的一体化思想,探讨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心理根源,开展了人类可持续性行为问题研究。职校...
关键词:职校生 可持续发展 心理途径 3C模型 
治理“十面霾伏”的心理途径
《环境教育》2016年第11期69-71,共3页程凯琳 
态度决定行为,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详细阐述了雾霾治理的心理路径。近几年,雾霾成为一大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并成为高频热点词汇。大面积的雾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而作为首都的北京,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加剧让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
关键词:环境问题 人身伤害 突发意外 热点词汇 问卷法 贝姆 协同治理 公共危机 社会维度 责任观念 
传统中医五音疗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11期4666-4668,共3页赵廉政 陈以国 
传统中医五音疗法来源于中医传统的五行与五音理论,可以治疗疾病和改善机体状况,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对于五音疗法的研究自古便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传统五音调治疾病的介绍,后世医家更是在此基础上完善和丰富了五音疗法...
关键词:中医 五音疗法 音乐疗法 生理途径 心理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