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二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静[1,2]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2]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0期17-17,共1页Ethnic Education of China

基  金: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VMZ011)。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激发与培育各民族共同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心理途径就是激发与培育共同的情感。所谓共同的情感即共情(Empathy),是理解他人立场、感受他人情绪与情感的能力,亦称为同理心,是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阐释的概念。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解,共情的心理机制来自几个心理过程的共同作用,即读心、情感匹配和共情动机。读心是在不同情况下发挥作用的,其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是镜像神经元系统或心灵内化系统。镜像神经元系统被认为是共情发生的神经生物基础。科学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能帮助人体验他人的感觉和情绪。在读取他人情绪的同时,情感匹配也是共情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可能会带来对他人的情感驱动力,即共情动机。

关 键 词:镜像神经元系统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心理过程 同理心 共情 罗杰斯 心理途径 

分 类 号:D63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