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翁晓坚 

机构地区:[1]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51650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1年第4期136-138,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作用。方法 100例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汀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溶血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酸相似磷脂(AP)、潜伏期(PL)、波间潜伏期(IPL)。结果观察组患者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分别为(37.2±4.2)、(42.3±2.1)、(42.6±3.5)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3±4.3)、(35.7±2.2)、(37.5±3.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L(5.9±0.2)ms、IPL(2.1±0.1)m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3)、(1.8±0.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PA、AP水平分别为(0.9±0.2)、(1.8±0.3)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2±0.2)、(2.3±0.2)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血流速度以及改善LPA、AP、PL、IPL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 键 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甲磺酸倍他司汀 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