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一娜[1] 黄晓燕[1] 林惠 郑超伟[1] 王伟[1] 李敏[1] ZHAO Yina;HUANG Xiaoyan;LIN Hui;ZHENG Chaowei;WANG Wei;LI Min(不详)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出 处:《广西中医药》2021年第1期13-16,共4页Gu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GZZC16-11)。
摘 要:目的:观察温胃阳汤联合盐包烫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阳不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阳不运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予温胃阳汤(桂枝15 g,红参10 g,茯苓20 g,砂仁10 g,益智仁15 g,炮姜10 g,生姜15 g,白豆蔻10 g,陈皮15 g,乌梅15 g,炙甘草10 g)联合盐包烫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GerdQ)评分、内镜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内镜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镜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为78.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GerdQ评分及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8.3%)低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胃阳汤联合盐包烫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阳不运证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