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蔚[1] Zhang Wei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
出 处:《电影评介》2020年第19期41-44,共4页Movie Review
基 金:2019年度河南省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批判性思维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20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后人类已成为不时显现于生活和学术话语中的未来景观。电影作为再现生活和长于想象的艺术,不断借科幻情节将这种交织着未来复杂情感和焦虑的精神体验、视觉经验一再放大。在一系列超人类、后人类景观影像世界中,李安以《双子杀手》(2019)将对后人类世界的复杂认知铭刻在自己的影像世界里。“后人类”(Post human)一语,最早见于布拉瓦兹基(H.P.Blavatsky)的《秘密教义》(1888);作为学术概念,则始以史蒂夫•妮可思(Steve Michols)的《后人类宣言》(1988)[1]。它标志着以技术为主导的“后人类世界”的形成和崛起,指认了一种技术决定论下的人/非人、生物增强/人机复合、机器智能/智能机器的技术路径和混合图景。作为一种新的、隐现的社会形态,李安以《双子杀手》的视野为当下人类展现了这种交织着兴奋和恐惧的奇观。本文试以笼罩在影像内外的边界意识,来理解李安心灵世界中的后人类想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