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隐喻研究的新视角——《心智中的隐喻:具身隐喻差异性溯源》介评  被引量:2

On Metaphors in the Mind: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Embodied Metapho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彬[1] WANG Bin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中国外语》2020年第6期104-106,109,共4页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基  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对比研究”(编号:18YJA740018);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诗三百首》中转喻链的翻译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引言在以具身性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观(Lakoff&Johnson,1999)观照下,隐喻的研究跳脱了修辞学的藩篱,上升到概念层次,关注隐喻的心智属性。其中具身隐喻是研究热点之一,但相关研究多强调挖掘具身隐喻的共性规律,聚焦了普适性,而忽略了差异性。2019年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伯明翰大学英语与应用语言学系Jeannette Littlemore教授的最新力著《心智中的隐喻:具身隐喻差异性溯源》(Littlemore,2019)。

关 键 词:剑桥大学出版社 伯明翰大学 共性规律 应用语言学 概念层次 LAKOFF 修辞学 差异性 

分 类 号:H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