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传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乙丹[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

出  处:《历史评论》2020年第4期120-121,共2页Historical Review

摘  要: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然而,历史上粮食的有效供应受灾害侵袭、技术局限、社会失序等的冲击,频频发生危机,不断爆发大饥荒。不过,与马尔萨斯式的悲观论调不同,中国人始终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和行动来破解这一难题。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期,粮食问题就被提升到国政之首的地位。《尚书》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管子将五谷视为“民之司命”,告诫人们不努力从事粮食生产就会导致国家灭亡。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引《范子计然》之说更为明确:“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时至今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更是警示粮食安全的金玉之言。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

关 键 词:粮食安全 《齐民要术》 社会失序 大饥荒 悲观论调 马尔萨斯 《范子计然》 《尚书》 

分 类 号:F326.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