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存有: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语言的叙事转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亚清 于水[2]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27-34,共8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研究”(20ZDA023)。

摘  要:将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语言叙事的重心转向生命,可以理解为对晚近社会批判理论的传承和超越性尝试。以谱系学视角观之,晚近社会批判理论的技术叙事缘起于对启蒙话语崇尚精准认知的怀疑,以所谓"语言晦暗不明"的"空无"论调作为收场,留下的是基于日常生活所思考的"技术—生命"的残缺遗产。从生命政治到风险社会的概念变迁中,反思与经验的维度隔阂、外延问题与生命内涵上的断裂均表明既往叙事的局限。基于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语言应将反思与经验的两重维度内化至具有现实感的生命概念,并以在风险中保护生命的、日常的治理观作为对"技术—生命"议题的超越,进而在历史时空的演化中重塑围绕生命存有的叙事之场。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技术 生命 语言 叙事 

分 类 号:B01[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