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亮 Liu Liang
出 处:《乐府学》2020年第2期127-153,共27页Research on Yuefu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乐府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7BZW108)阶段性成果。
摘 要:明代嘉靖朝以后,随着倭寇等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朝廷更加强调礼乐传统的回归,再加上文学复古思潮的兴起,共同促进了乐府诗创作的发展。倭患剧烈的嘉靖到万历年间正是乐府诗创作高峰。今天能看到的明代抗倭题材乐府诗共18题34首,涉及有姓名留存的诗人11位。从诗题选用上看,既有乐府旧题,也有自制的乐府新题。从曲调上看,则包括郊庙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等。明代抗倭题材乐府诗反映了倭寇入侵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讽刺了地方官员的腐败无能,塑造了抗倭英烈人物形象,并对抗倭战争取得的一些阶段性胜利进行了极力歌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诗史”价值。明代抗倭题材乐府诗凸显了乐府诗的独特传统,从创作实践上有助于汉乐府经典地位的确立,并对清代以后的抗倭、抗战题材乐府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