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向性”到“超越性”——论萨特对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的改造与继承  

From “Intentionality” to “Transcendence”:On Sartre’s Reconstruction and Succession of Husserl’s Theory of Intentional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晓进 LI Xiaojin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43-49,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萨特的意向性理论的独创之处在于,它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中的"纯粹自我""感觉材料"和"意向相关项"三要素从意识的意向性结构中剥除,使得意向性的意识被纯化成绝对的"虚无",这为其哲学中强调的本体论上的绝对自由提供了理论基础。萨特将胡塞尔的"纯粹自我—意向活动—意向相关项"三层结构性关系,改造成"意向活动—意向对象(自我+自在的意向对象)"两层结构性关系。意向性被理解成绝对虚无的意识对意识之外的超越性存在的指向与被指向关系。这种对意向性的理解,虽偏离了胡塞尔的本义,却在一定意义上回到了布伦塔诺原来的立场。与此同时,萨特对反思前"我思"的分析和阐释,不仅拓展了笛卡尔以来的"我思"概念的范围,而且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扩展了布伦塔诺以来意向性概念的理解模式:意向性不但可以是对象化的,还可以是非对象化的。

关 键 词:意向性 超越性 虚无 反思前的我思 

分 类 号:B516.52[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