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晓进 LI Xiaojin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43-49,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萨特的意向性理论的独创之处在于,它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中的"纯粹自我""感觉材料"和"意向相关项"三要素从意识的意向性结构中剥除,使得意向性的意识被纯化成绝对的"虚无",这为其哲学中强调的本体论上的绝对自由提供了理论基础。萨特将胡塞尔的"纯粹自我—意向活动—意向相关项"三层结构性关系,改造成"意向活动—意向对象(自我+自在的意向对象)"两层结构性关系。意向性被理解成绝对虚无的意识对意识之外的超越性存在的指向与被指向关系。这种对意向性的理解,虽偏离了胡塞尔的本义,却在一定意义上回到了布伦塔诺原来的立场。与此同时,萨特对反思前"我思"的分析和阐释,不仅拓展了笛卡尔以来的"我思"概念的范围,而且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扩展了布伦塔诺以来意向性概念的理解模式:意向性不但可以是对象化的,还可以是非对象化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