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雪韵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21年第5期32-33,共2页Literature Education
摘 要:乔伊斯的《阿拉比》讲述了一个男孩在精神瘫痪的世界中经历的情感顿悟,而卡夫卡在《城堡》中则讲述了一位受命赴某城堡上任的土地测量员K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城堡的故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存在主义所关注的荒诞无意义的世界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其中人的生存状况却大同小异,只有通过自由选择才能创造意义,若对比分析二者中世界的荒诞、自我存在意义的建构,可以发现人类经历的困境根本上都是相同的,尽管每个个体的人生的具体细节和操劳的细节各不相同。在存在主义看来,人类面对世界曲荒诞时如何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十分重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