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小果 Xiong Xiaoguo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出 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324-331,共8页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XJC710010).
摘 要:数字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彰显了人的自由和理性。但是,在资本积累和工具理性之二重逻辑的裹挟下,数字技术带来了“数字利维坦”恐慌,造成了人生存的现代性困境,使现代人生存境遇处于二歧性抵牾状态:社会生态的科层式网络化、社会要素的栅格式流动化、社会安全的公开性幽暗化、社会治理的数字性内卷化、社会关系的技术性镜像化。不过,数字技术遵循的二重逻辑及其造成人生存境遇的二歧性困境的背后,潜藏着数字的异托邦可能:剥离了资本积累和工具理性之二重逻辑的数字技术,使社会自由、劳动解放、民主计划得以可能,人的自由、理性得以彻底释放和敞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