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婧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4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166-173,共8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民法院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研究”(2019CDJSK08YJ07);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工智能创新背景下重庆智慧法院建设路径研究”(2019QNFX10)。
摘 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并行多年,二者本应相伴而生,但审视改革现状发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却举步维艰。2018年《刑事诉讼法》完善了刑事审判程序繁简分流机制,却在一定程度造成繁简分流严重失衡,盲目追求诉讼效率的现象。本应最能体现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要义的刑事普通程序存在价值偏移,审判资源配置“失衡化”,刑事庭前程序“虚置化”,法庭辩论“无效化”,庭审证据调查程序“书面化”,裁判文书说理“格式化”等问题。根据我国本土法治目标,在明确刑事普通程序应然功能的基础上,保证其与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的实质性区别,重塑指导理念,扩大庭前会议适用率,建立律师有效辩护机制,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探索刑事庭审实质化评价体系,做到公正和效率的有效统一,实现刑事普通程序的庭审实质化,回应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要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