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交通医学》2021年第1期89-93,共5页Medic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摘 要:目的:分析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在重度上睑下垂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重度上睑下垂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36只眼)和对照组32例(37只眼)。对照组实施改良单切口额肌筋膜瓣悬吊术,观察组实施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矫正率、优良率、满意度、眼表变化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时上睑缘高度和巩膜暴露量。结果:矫正率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9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观察组为96.88%,对照组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与术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角膜荧光染色(FL)均高于术前,观察组为1.22±0.46分,对照组为1.71±0.3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上睑缘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为-0.73±0.26 mm,高于对照组的-1.09±0.2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巩膜暴露量0.46±0.10 mm,少于对照组的1.06±0.2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作为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一种方法,可有效矫正畸形,提高患者满意度,术后效果持久,安全可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0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