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明楷[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63-65,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基 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16ZDA6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今社会发展变化迅速,"日常生活的浪潮(Wellen)将新的犯罪现象冲刷到了立法者脚前";"我们的社会不得不比以前更加依赖于刑罚"。试图以各种理由阻止犯罪化进程的观点,显然不合时宜,因而不可能被立法机关采纳。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立法机关已经通过了10个《刑法修正案》,这些修正案都以增设新罪为主要内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也是如此。但是,增设新罪必须贯彻必要性、类型性、明确性、协调性的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