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

作品数:37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德华付立忠张明楷王永兴李永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司法业务文选》《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检察风云》《知与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防范与治理
《金融电子化》2024年第22期74-76,共3页余沁怡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是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
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情节严重 《刑法修正案》 七条 信息网络 通讯传输 支付结算 防范与治理 
服务类商标法律保护研究
《时代人物》2023年第29期86-89,共4页汪佳明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修订中明确了服务类商标的法律地位,加大了对服务商标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原有刑法关于服务商标的不足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商标注册现况,研究服务商标法律保护的发展与现状,来针对于服务商标的细分性...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十一) 服务商标 细分性 分离性 跨种类适用 
司法实践中精准办理寻畔滋事案件的五个关键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3年第9期57-57,共1页张玉振 张校涵 
寻滋事罪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罪名,依法惩治寻滋事罪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相继出台了《刑法修正案》(八)及相关司法解释等,对寻滋事罪有关问题及适用加以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犯罪形式出...
关键词:犯罪形式 司法实践 维护社会稳定 打击犯罪 司法解释 《刑法修正案》 立法机关 正确适用法律 
我国刑法引入“恶意补足年龄”的必要性及规则建构——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为中心
《时代人物》2023年第11期99-101,共3页孙旭玲 
2021年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进一步降低了未成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但是简单的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一刀切”的模式无法探讨个体间的差别,不具有弹性化。引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可以对我国简单降低刑事责...
关键词:刑事责任能力 恶意补足年龄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突出争议
《检察风云》2022年第21期34-35,共2页谢杰 
由于我国《刑法》第182条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历经1999年《刑法修正案》、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等三次重大立法调整,并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司法解释或者司法规范性文件层面针对...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 操纵证券 《刑法修正案》 《刑法修正案(六)》 期货市场 定罪量刑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解释 
“风险规范”的刑法解释:困境与出路被引量:3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86-92,共7页李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企业合规视野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202110715)。
在风险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为避免“风险规范”脱离罪刑法定侵犯人权,惟有从解释学着手进行纠偏。既有刑法解释存在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之分歧,因形式解释者不排斥甚至主张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所以形式解释也应归入实质解释的范畴。实...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 风险规范 实质解释 罪刑法定 
增设新罪的原则被引量:11
《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63-65,共3页张明楷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16ZDA60)的阶段性成果。
当今社会发展变化迅速,"日常生活的浪潮(Wellen)将新的犯罪现象冲刷到了立法者脚前";"我们的社会不得不比以前更加依赖于刑罚"。试图以各种理由阻止犯罪化进程的观点,显然不合时宜,因而不可能被立法机关采纳。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
关键词:《草案》 刑法修正案 立法机关 犯罪化 犯罪现象 《刑法修正案》 新罪 社会发展变化 
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研究——评《食品安全犯罪的罪与罚》
《食品工业》2020年第11期381-381,共1页贺巍 
食品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的人身安全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虽然《刑法修正案》对食品安全犯罪相关条文作出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但是,就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来看,现在行使的刑法在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
关键词:食品安全犯罪 刑法规制 《刑法修正案》 罪与罚 司法实践 食品安全现状 相关条文 修改和完善 
鼓励举报安全风险隐患需要法治保障
《政府法制》2020年第10期55-55,共1页北青 
要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关键是治理关口前移,在事故未发生前采取多种措施。无论是推动《刑法修正案》中将事故前严重违法行为人刑,还是鼓励社会舆论、企业职工对安全风险隐患“吹哨”,都有望在事故发生之前起到有力的遏制作...
关键词:严重违法行为 法治保障 安全生产事故 《刑法修正案》 关口前移 遏制作用 事故发生 社会舆论 
新形势下的企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的处理问题——以林某某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为例
《楚天法治》2019年第24期140-141,共2页郭瑞萍 
《刑法修正案》( 八) 首次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俗称恶意欠薪罪) ,将欠薪行为纳入了刑法的规制范围,但近年来实践中不断有学者及部分法官、检察官扩大该罪的适用.对于转型时期如何处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以及如何认识该罪的构成...
关键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恶意欠薪罪 《刑法修正案》 规制范围 保护劳动者权益 检察官 欠薪行为 企业可持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