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明明[1] ZHU Mingming
出 处:《江汉学术》2021年第3期85-94,共10页JIANGHAN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20&ZD284)。
摘 要:自新文学革命至1923年前后,翻译和介绍外国诗歌、输入西方诗学原理的著作如井喷般不断涌现,中国诗坛显现出拥抱世界的气象。这些早期译介活动的意义和贡献主要是“放大了诗的眼光”,而诗学原理与研究方法的引进,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训练了新诗人与读者们对待诗歌的眼光。从诗学层面看,依仗了世界风潮,或者说“西洋血脉与精神”,中国诗歌的确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拓展了表意的自由,开放了诗体的可能性。不仅如此,更具建设性的贡献是诗学观念的更新。对于西方诗学原理与问题的关注,促进了人们对于诗的概念、技巧、功能和理想等认识的转变,配合论证了“新诗”的合法性,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立场以返观传统诗歌,从而可能对中西诗歌的比较与融合展开更深的探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