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诗颖 Xu Shiying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0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项目编号:18JZD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项目编号:19ZDA278)之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香港小说中的“香港书写”里,作家敏锐捕捉“人与城”的关系。因“九七回归”的到来,“香港意识”自此与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大量“失城小说”应运而生。对“失城”内涵的理解也随着“九七回归”而有所变化,大致可分为“流离异乡”(回归过渡期)和“此地他乡”(后“九七”时代)两个阶段。香港人在这三十多年来如何理解“我与城”的关系已成为文化身份认同形成的基础,并构成“香港意识”的核心要素,拓展并丰富着“香港意识”的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9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