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姝[1] 王璐 张烨琼[1] 彭亮[1] 高志良[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州510630
出 处:《肝脏》2021年第2期115-117,共3页Chinese Hepatology
基 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课题(2018ZX10302204-002);国家自然面上项目(No.82070611,81873572);中山大学5010临床研究项目(2020007 and 2018009);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五个五”工程项目(K00006)。
摘 要:肝性脑病(HE)是慢性肝病和急性肝衰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一直以来,HE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在肝移植后可以逆转,这一认识正随着大量研究而改变。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氨在HE的发病机制中仍发挥着中心作用。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功能、脑脊液成分、类淋巴回流、脑能量代谢、神经传递、细胞间通讯紊乱,均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本文就慢性肝病相关的HE分类和分级、机制以及治疗和预防等进行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