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伟伟 朱辰路 孙阳阳 冯进[3] 杨振兴[3] 万定[3] 黄德俊[3] 李宗正[3] 

机构地区:[1]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0 [2]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 [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银川750000

出  处:《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年第4期305-30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

摘  要: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是指颅内动脉由于先天性因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血管壁内膜损伤,血液经破裂口在血管壁之间积聚而形成血肿,向内使管腔狭窄、闭塞,向外形成血管壁的凸起,从而影响动脉管腔内血流正常流动[1]。IDA主要发生在颅内动脉的前循环和后循环,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发病群体年轻化,平均发病年龄约30岁,男性居多。此外,部分未破裂ID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从而影响早期治疗和精准诊治[2,3]。本文重点总结ID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新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颅内夹层动脉瘤 临床特点 诊断 血管内治疗 

分 类 号:R743.9[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