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颜茂都[1,2] 张大文 方小敏[1,2,4] 张伟林 宋春晖[5] 刘成林 昝金波[1,2] 申苗苗[1,4]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3]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枣庄277160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5]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6]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4期537-559,共2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1CB403000、2017YFC06028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A20070201);第二次青藏大科考基金项目(编号:2019QZKK0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88101-01、41907263、41974080);枣庄学院“青檀学者”人才项目资助。
摘 要:含钾盐地层年代学认识不清楚,是造成特提斯构造域东南端大型钾盐矿成矿模式和机制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文章针对云南思茅盆地南部江城剖面含钾盐地层勐野井组开展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剖面总厚度932m,共采集了948个古地磁定向岩心和4件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样品.利用系统热退磁法分离出了857个有效特征剩磁方向,倒转检验、褶皱检验和岩相学分析表明其可能为原生剩磁方向.这些特征剩磁方向揭示出剖面含有七个正极性带(N1-N7)和七个负极性带(R1-R7),可与国际标准极性柱(GPTS2012)的极性期C27r~C34n对比,揭示勐野井组地层的沉积年代序列为>112至~63Ma,不同于传统认为的勐野井组等同于呵叻含钾盐地层的中下部.对比分析显示,思茅盆地与邻区呵叻盆地含钾盐地层年代仅部分重叠,前者至少要比后者早开始沉积20Ma,不同于传统认为的勐野井组等同于呵叻含钾盐地层的中下部.结合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分析,思茅与呵叻盆地在白垩纪可能属于统一泛盆地.因此,~85Ma呵叻盆地大型钾盐矿沉积的时段也可能是思茅盆地另一个重要的潜在成钾时段.
关 键 词:思茅盆地 磁性地层学 含钾盐地层 勐野井组 >11263Ma 钾盐成矿
分 类 号:P539[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619.211[天文地球—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5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