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久恒
机构地区:[1]康奈尔大学科学技术学系
出 处:《清华社会学评论》2020年第2期46-62,共17页Tsinghua Sociological Review
摘 要:人工智能研究自20世纪中叶兴起,伴随其出现的还有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哲学探讨。关于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是: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最终复刻人类的智能?本文回顾了现象学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和社会学家哈里·柯林斯关于人工智能的一系列观点与争论。他们二人从不同的学术脉络中提出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悲观预测。对于德雷福斯而言,具备类人的身体和具身性(embodiment)是人工智能习得人类知识的前提;而对于柯林斯而言,人工智能只有掌握语言并嵌入人类社会之中,才有可能具备人类的智能。
分 类 号:TP1[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8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