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念珠菌病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伶玲(综述) 刘泉波(审校)[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4

出  处:《现代医药卫生》2021年第9期1511-1515,共5页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摘  要: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念珠菌属最为多见,但是非白色念珠菌也不断增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是唑类、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相对较少。由于大量预防性或经验性用药,念珠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其涉及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靶酶基因的改变、外排泵编码基因的过度表达、代谢途径的改变及适应性应激反应的启动等。为了缓解严重的耐药现状,目前已研发了部分新型抗真菌药物,但尚处于临床试验中,另有一些新的靶点药物也不断被挖掘。因此,对念珠菌属的耐药现状、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及解决耐药的策略进行综述,可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高对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侵袭性念珠菌病 耐药机制 唑类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综述 

分 类 号:R519.3[医药卫生—内科学] R725.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