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类

作品数:40被引量:21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键熙刘平伟张丽华杨开广李森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医药论坛杂志》《药学与临床研究》《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光滑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药学实践与服务》2023年第7期393-395,432,共4页徐怡澜 阎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73867);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1430713000);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1PJD081);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19431901300)。
随着念珠菌病患者中感染光滑念珠菌的比例逐年增加,光滑念珠菌已成为除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外较为常见的致病念珠菌之一。抗光滑念珠菌的药物种类有限,随之而来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综述了光滑念珠菌对唑类、...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 唑类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耐药性 
药物联用抑制白念珠菌生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药学实践与服务》2023年第6期352-357,共6页邓忠宇 郭士槿 郭熠凡 冯峻程 吕权真 邱丽娟 
海军军医大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
白念珠菌是念珠菌属最常见的种类之一,是临床上重要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来源。由于传统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已经分离出很多耐药白念珠菌,导致部分传统药物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下降。同时,一些化合物自身的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
关键词:白念珠菌 联合疗法 唑类化合物 多烯类 棘白霉素类 光动力学疗法 声动力学疗法 纳米银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2)被引量:20
《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第16期1173-1183,共11页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控专业委员会 俞云松 刘又宁 王明贵 冯靖 黄英姿 黄志伟 李昕 王俊 吴波 许利军 杨青 张俊丽 周华 周志慧 朱剑萍 
浙江医药卫生科技计划(2018ZD030,2020KY604)
两性霉素B(AmB)是目前临床上抗真菌谱最广,活性最强的抗真菌药物,尽管有多种脂质制剂上市,极大地降低了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Bd)的不良反应,但价格昂贵。因此,在我国AmBd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有重要的临床地位。为了提高AmBd临床...
关键词: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 多烯类 抗真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热带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徐怡澜 阎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73867);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1430713000);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1PJD081)。
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是院内血流感染的第4大原因[1]。近年来由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引起的各类疾病如侵袭性全身感染和败血症病例不断增加,在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还会导致高死亡率[2-3]。除白念珠菌,...
关键词:热带念珠菌 唑类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耐药性 
白念珠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年第3期251-254,共4页张欠欠 封小川 张凯玄 元航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SF-230);榆林市科技项目(CXY-2020-064);校产学研合体培育项目(CXY202121)。
近年来,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的念珠菌属引起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多,病死率高,成为恶性肿瘤、AIDS及器官移植等疾病致死的直接原因,严重危害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全球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在过去20年显著上升,从每10万人中有2例上...
关键词:白念珠菌 耐药机制 唑类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口腔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体内模型及耐药机制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1年第3期197-199,169,共4页郝伟锋 张荷钰 葛学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894)。
白色念珠菌是口腔中常见的共生菌,在维持口腔生态系和宿主之间的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当机体内平衡被某些因素破坏后,白色念珠菌由共生菌转为致病菌,尤其容易感染免疫力低下、黏膜完整性破坏及老年患者[1]。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唑类、多烯...
关键词:免疫力低下 生物膜形成 多烯类 抗真菌药物 白色念珠菌 耐药机制 体内平衡 老年患者 
侵袭性念珠菌病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现代医药卫生》2021年第9期1511-1515,共5页张伶玲(综述) 刘泉波(审校) 
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念珠菌属最为多见,但是非白色念珠菌也不断增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是唑类、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相对较少。由于大量预防性或经验性用药,念珠菌对这...
关键词:侵袭性念珠菌病 耐药机制 唑类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综述 
极长链脂肪酸的合成缺陷对酵母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多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微生物学通报》2019年第7期1645-1653,共9页朱倩 程迅 杜秀秀 周国英 邓云霞 黄志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549);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专项(2017-ZJ-Y0)
【背景】脂肪酸延长酶家族参与脂肪酸代谢具有真核生物的高度保守性,且与膜脂的代谢密切相关。但细胞极长链脂肪酸(Very long-chain fatty acid,VLCFA)的合成缺陷对膜的稳定性及多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影响并不完全明晰。【目的】探究细胞VL...
关键词:脂肪酸延长酶 多烯类药物 麦角固醇 钠/钾离子平衡 酿酒酵母 
内生放线菌Hhs.015中抗菌成分的性质及初步鉴定被引量: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3期175-180,185,共7页颜霞 黄以超 兰鑫 高小宁 周童娜 康振生 黄丽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476);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K01-45)
【目的】明确内生放线菌Hhs.015中抗菌成分的性质及其物质类型。【方法】采用皿内抗菌活性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内生放线菌Hhs.015的抑菌谱及其发酵液粗提物的理化性质,并根据纸层析、紫外吸收曲线和捷克氏八溶剂系统对活性物质进行了化学...
关键词:内生菌 活性物质 稳定性 化学类型 多烯类 
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及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新药杂志》2014年第4期432-436,444,共6页唐辉 赵蕾 赵雪梅 袁天荣 董琼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2HQ026)
本文综述了近代抗真菌药物多烯类、唑类和棘白霉素类药物以及新型抗真菌杂环类先导化合物药物的研究现状。先导化合物的应用对于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研究会使活性强、抗菌谱广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取得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 多烯类 唑类 棘白菌素类 杂环类先导化合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