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芷[1] ZHANG Zhi
出 处:《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01-108,共8页Journal of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摘 要: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各类民间矛盾纠纷随之而来,“民转刑”命案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命案类型。只有分析这类案件的发生机制,才能对其进行有效防控。犯罪生成论认为,犯罪的发生是犯罪人实施的侵害行为和其他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对于解释“民转刑”命案的生成机制具有适用性。在犯罪生成论视角下,通过对H市2016年至2019年间144起“民转刑”命案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犯罪人动机、性格等人格特征,客观条件、纠纷事由和被害人过错等罪前情境,以及相对宽松的社会反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民转刑”命案的发生。了解该机制的机理,能够为制定“民转刑”命案防控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