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人格

作品数:97被引量:27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文李玫瑾梅传强孙昌军凌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MBTI人格测试在预防犯罪领域的可能性探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赵天枢 
MBTI人格测试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界分。犯罪分子存在着有别于非犯罪人群的特殊人格,且该人格能够一定程度上在MBTI人格测试中得到体现。将MBTI应用至累犯和再犯可能性判断时,综合考量被测试者...
关键词:MBTI 犯罪预防 犯罪人格 
新加坡人工智能犯罪生态治理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现代世界警察》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王彩玉 梁立增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2023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年基金项目C232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技术天然具有两面性特征,类Chat 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美好憧憬的同时,也蕴含着犯罪风险。帕加洛在《法律与人工智能高级导论》中指出,“人工智能可能具有特定形式的犯罪人格,考虑到人工智能的灵活性,可塑造机器人和人...
关键词:人工智能 逻辑操作 机器人 犯罪人格 生态治理 特定形式 CHAT 生成式 
论刑法视域下的真正犯罪人
《楚天法治》2023年第23期52-54,共3页刘袁源 
加罗法洛在犯罪学意义上从自然犯引申出真正犯罪人的概念,但由于历史背景和时代发展的局限不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从刑法学意义上探讨真正犯罪人的概念和本质属性.刑法是规范学科,从刑法条文明确规定的混合犯罪概念出发,采用“犯罪...
关键词:真正犯罪人 非犯罪人化 犯罪概念 犯罪人格 
ASPD理论如何应用于金融安全领域
《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第6期93-98,共6页周彤 陈杰 由晓玮 
与“天生犯罪人”和“犯罪人格”紧密相关的ASPD因其所潜藏的社会危害性,引起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犯罪学等深入研究,然而在经济活动中,ASPD可能引起的金融安全问题却鲜有关注。清晰认识ASPD的特征、类型,理解ASPD的行为逻辑,透析其...
关键词:犯罪人格 天生犯罪人 金融安全 应对方案 行为逻辑 神经生物学 ASP 社会危害性 
涉罪未成年人救赎之路探究--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为切入点被引量:17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41-55,共15页黄明儒 张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背景下行政犯扩张及其适用限缩研究”(19BFX061)。
学界对犯罪记录作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最大障碍并无疑问,但对其是否应当被消灭则存在较大争议。这是因为在事实论与规范论上混淆了犯罪记录与其衍生的“标签效应”。从事实论讲,犯罪记录是不能被消灭的;但从规范论讲,“标签效应”...
关键词:涉罪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 标签效应 犯罪人格 再社会化 
犯罪人格源于早年心理抚养被引量:1
《现代阅读》2022年第6期78-79,共2页李玫瑾 
别怪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他现在的一切都拜你早年的养育所赐一有一部老电影叫《青松岭》,开头演两个年轻人想学赶马车的技术,有一天就偷偷赶着生产大队的马车出去练习,在经过一棵歪脖子老树下时,马突然惊恐狂奔,差点闹出人命。后来,大家...
关键词:犯罪人格 马车 早年 
家庭教养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差异研究被引量:5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年第5期135-146,共12页王国祥 林安民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社会资本视角下乡村儿童与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的差异研究”(项目编号:FJ2020T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未成年人犯罪近两年数量增加,并且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趋势。而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中家庭教养与未成年人犯罪联系紧密。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与亲子关系量表为基础,分出专制型家庭、溺爱型家庭、...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教养 犯罪人格 特征 防治 
犯罪生成论视角下“民转刑”命案发生机制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01-108,共8页张芷 
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各类民间矛盾纠纷随之而来,“民转刑”命案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命案类型。只有分析这类案件的发生机制,才能对其进行有效防控。犯罪生成论认为,犯罪的发生是犯罪人实施的侵害行为和其他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
关键词:“民转刑”命案 犯罪生成机制 犯罪人格 罪前情境 社会反应 
探析犯罪心理生成机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5期224-225,共2页李晶晶 
本文对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简要地介绍了犯罪心理生成的基础,其主要表现在需求和人性两方面。同时,详细地说明了犯罪习得、心理的转化、行为启动等犯罪心理生成的三个层次,进而从道德辩护、美化犯罪结果、转嫁责任三方面阐述...
关键词:犯罪心理 犯罪人格 生成机制 
浅析刑法中犯罪人格
《祖国》2019年第18期154-154,103,共2页房润东 
研究犯罪人格在刑法中的价值,有利于预防犯罪、规范犯罪圈合理性,进而促进刑法政策的科学化。通过研究犯罪人格,知晓犯罪人格的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犯罪,对个体、社会犯罪具有促进意义。对此,本文着重分析犯罪人格的概述,论述刑...
关键词:刑法 犯罪人格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