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志安[1]
出 处:《宋史研究论丛》2020年第2期363-372,共10页
基 金:河北大学宋代地方政治与社会治理创新团队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伴随着北宋以来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实施,宋廷对食盐武装走私活动的严格控制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巨额经济利益的驱动,诸多民众、地方豪强、官兵等成员都参与到食盐武装走私这一活动中来,由此相应引发了多方面的社会危害,并呈现出南宋甚于北宋、东南地区甚于其他地区的显著特征。官盐、私盐销售价格的巨大差异、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军政腐败的日趋严重等多重原因,成为造成宋代时期食盐武装走私活动愈演愈烈、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宋廷借助于严格盘查食盐的武装走私和购买、督促地方官履行对走私活动的稽查乃至实施武力等多重手段对食盐武装走私活动予以打击,从而对食盐走私活动的蔓延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这种官方的打击从整体上来看却是实际效果比较有限,因此并不能真正抑制食盐武装走私活动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由此在总体上以失败告终。宋代时期食盐武装走私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严重影响到政府的盐课收入,同时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破坏,对宋代军政腐败的加剧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成为困扰宋代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