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俊杰[1] 黄斌[1] 陈晓丹[1] 寿乐意[1] 翟梅娟[1] 孙丽君[1]
出 处:《浙江临床医学》2021年第4期587-587,591,共2页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杭州市萧山区重大科技攻关政策引导项目(2018307)。
摘 要: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1]).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最具侵略性肺癌的组织学亚型,预后较差,生存率最低^([2]).肿瘤细胞可以避开机体免疫系统杀伤机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是诱导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3]).研究显示,通过对抗PD 1的配体PDL1,可治疗肺癌、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和胃肠道癌等肿瘤^([4-7]),说明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新趋势.但是,关于免疫抗体PDL1与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却较少有学者研究.本文回顾性分析85例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