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志深 范娇娇 王琢 欧健[1] 王艳梅[3] 赵康康 王蕴龙 申延男 赵继红[5] 孙宝胜[1]
机构地区:[1]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四科,吉林长春130021 [2]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二科,吉林长春130021 [3]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研究室,吉林长春130021 [4]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放射生物实验室 [5]吉林省肿瘤医院放射线科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第10期2053-205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吉林省发改委课题(2021C043-8)。
摘 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治疗早期预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经宫颈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88例,分为完全缓解(CR)组(70例)和部分缓解(PR)组(18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分别在放化疗前、腔内近距离放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DWI检查,测量3次肿瘤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临床检查评价疗效。结果88例患者放化疗前、腔内近距离放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肿瘤ADC平均值分别为0.837×10^(-3)、1.328×10^(-3)、1.498×10^(-3) mm^(2)/s,差异显著(P<0.001)。放化疗前、腔内近距离放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肿瘤ADC平均值CR组分别为0.824×10^(-3)、1.347×10^(-3)、1.517×10^(-3) mm^(2)/s,组内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PR组分别为0.888×10^(-3)、1.257×10^(-3)、1.426×10^(-3) mm^(2)/s,组内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CR组放化疗前肿瘤ADC平均值显著低于PR组(P=0.009)。CR组放化疗前和腔内近距离放疗前ADC值变化率(63.57%)显著高于PR组(41.50%)(P=0.00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ADC值变化率界值为48.15%时,预测CR的敏感度为88.6%,特异性为88.9%。结论DWI定量参数及其变化率可在治疗前预测及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的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