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明
出 处:《天中学刊》2021年第2期51-59,共9页Journal of Tianzhong
摘 要:现存汉魏六朝时期作家的作品,或为史传和总集中的“录本”形态,或为作品集的“集本”形态。通过对不同载体形态的《吊屈原赋》对读,我们会发现同一篇赋作存在文字面貌的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后人的改写。《吊屈原赋》的《史记》录本经历了由改写到定型的过程,《汉书》录本则相对稳定,更为接近《吊屈原赋》原本,并且获得了作品通行本形态的地位。《吊屈原赋》小序的“变貌”也是其被改写的表现,亦牵涉对赋作主旨的理解。另外作品注释的差异同样与后人对赋作的理解相关。集本在一定意义上是作家作品真正的归属,贾谊集所收《吊屈原赋》在文字面貌上承自《汉书》录本,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古人在编选作品时的取舍标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