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道”与“器”的合一——以鲁迅《野草》和昌耀散文诗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梦涵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

出  处:《散文诗世界》2021年第5期97-103,共7页The World of Prose Poetry

摘  要:散文诗自19世纪20年代经过译介进入中国,经历了100多年的本土化历程,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但未能在中国文学观念转型的契机中进入"文学体裁"一级分类框架1,对它身份的质疑因此始终存在着。历史无法更改,与其深究散文诗文体的合理性,不如将其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议题中加以审视,通过追问散文诗是否可以承载独特美感与现代哲思、当代经验倒推它存在的意义。鲁迅的《野草》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关 键 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野草》 散文诗 昌耀 文学体裁 分类框架 哲思 观念转型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