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蔚[1]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3期139-143,共5页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摘 要:在马克思去世后近百年,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未能给予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马格林、斯通,尤其是布雷弗曼、布若威等学者对劳动过程的关注,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复兴并呈现多元化趋势。马克思对劳动过程的分析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系统并确立了基本的研究视域与方法。因此,回到《手稿》重新审视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构建,对全面理解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尤为必要。
关 键 词:《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 生产过程 异化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