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导到穿插:论中国古典戏剧滑稽戏谑特色的淡化及成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晓芳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1年第3期12-17,共6页Sichuan Drama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4);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宿命观念与戏曲作品之建构”(项目编号:012601053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滑稽戏谑在宋金杂剧中本是主导美学特征,但随着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逐渐淡化为喜剧性的穿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戏剧体制不断完善,情节内容不断扩充,美学特色愈益丰富。第二,主要脚色由副净、副末转变为生、旦,原本滑稽表演的主要脚色退居次要地位。第三,文人参与创作并逐渐成为创作主体,其高雅的审美理想使滑稽戏谑的色彩不断减弱。第四,中国古典戏剧以教化、中和与典雅为审美追求,制约着戏剧向滑稽戏谑的方向深入发展。尽管滑稽戏谑的审美特征在中国古典戏剧发展史上逐渐淡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戏剧艺术的衰落,而是中国古典戏剧不断成熟完善的必然结果。

关 键 词:宋金杂剧 中国古典戏剧 滑稽戏谑 插科打诨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