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八音-九歌”的调式回归  被引量:1

Calling for Eight Tones-Return of the Modes of Nine Song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恒璐[1] Yao Heng-lu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出  处:《中国音乐》2021年第3期129-138,共10页Chinese Music

摘  要:我们今天所采用的民族调式大多是由五声或七声音阶构成的,在实际的音乐创作中运用这些民族调式,其共性的调式构成方式会使得音响趋于雷同。除了五声和七声,我们还可以挖掘出六声、八声和九声音阶的调式构成,其中带有不同调式偏音的音响色彩。民族调式的精华不在于其五声骨干音,而在于偏音的合理采用,这才是加强调式色彩、调式表现魅力的源头。很多七声音阶以上的音阶理论都存在于纯理论的故纸堆里,而没有变成现实生活中音乐创作的素材,以至于很多中国作曲家还在费神创建各种形态的“人工音阶”,作为补偿现存音阶的不足。本文站在作曲家的角度,是为了谈论这些调式的“实践价值”,而不是单纯为了论证传统调式理论的思辨。论述的重点在于如何挖掘传统调式用以开拓未来的音乐创作。如果我们的作曲家能够站在本民族多样性调式的高度来把握民族音乐语言的构成,则会在未来的音乐创作中大幅提升音乐的表演魅力,而大部分中国作曲家的自觉行动,将会极大地提升中国音乐语言的陈述魅力,特别是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大小调式的音乐语言风格,唯此才能谈到“自立于世界民族音乐之林”。

关 键 词:音乐风格 七声音阶的衍生 八音 九歌 偏音 应声 五声性半音化 双应声 

分 类 号:J61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