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心性哲学之创新——慧能心性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芷晴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出  处:《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1年第3期110-113,共4页Shaanxi social science Review

摘  要:中国佛教发展由魏晋时期的大乘般若学到南北朝的涅槃与般若相融合后,哲学的中心便转移到了心性论方面,由慧远、道生开其端,中国佛教对心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到隋唐天台宗、华严宗,特别是禅宗,都将心性论问题作为其宗立论的落脚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价值的命题。在佛教进一步走向中国化的过程之中,作为其中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的心性论经历了从达摩到弘忍的五祖传承,到法融为止的传统禅学时期,为禅宗创始人的慧能及其心性论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慧能大师的心性论思想逐渐成为其宗代表性学说,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佛教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禅宗的心性论注重点为人的主体性,逐步对大众产生了影响。慧能在心性论上的第一次重大创新性的革命就在于,提出“顿悟成佛”的宗旨,将“顿悟”与“见性”相连,为禅宗及中国佛教多年的教理教义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在历史中,禅宗的心性论影响了士大夫这一阶层的人生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新的顿悟思想也有助于人们在心灵层面的解脱顿悟,并更详细地了解禅宗,这个逐渐风靡全球的宗教流派。

关 键 词:心性论 禅宗 心性关系 顿悟成佛 

分 类 号:B94[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