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上的“中国字”:南京工业景观下的新中国形象建构  

"Chinese Characters"in the Machines:A Study of New China's Image Constru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Landscape in Nanj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登红[1] Jia Denghong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  处:《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2期57-66,共10页

摘  要:工业景观是新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业景观的解读,离不开视觉的框定,而对视觉的切入,莫过于观光旅游的视角。在这一视角下,工厂作为“工业生产空间”景观,生产的不再是工业品,而是对新中国的形象认同。借助于南京华侨旅行服务社档案资料,通过对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汽车制造厂、化学纤维厂三个工业景观在华侨及港澳同胞视觉呈现中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认知到新中国初期工业景观是如何借助观光旅游进行知识生产,进而实现形塑与传播新中国形象的目的。

关 键 词:工业 景观 南京 新中国 形象塑造与传播 

分 类 号:K2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