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登红

作品数:2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出版美国基督教中国社会史研究旧书社会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史学理论研究》《山西档案》《中共党史研究》《黑龙江史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构我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脉络
《中国出版》2025年第5期71-71,共1页贾登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晚清民国医疗漫画研究”(21YJC770010)成果。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与推动。纵览古今中外的新闻传播活动可以发现,文字传播技术、图像传播技术、摄影传播技术、电影传播技术、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共同构筑与承载了新闻活动的日常传播,引导了人类文明...
关键词:新闻传播 技术史 图像传播技术 文字传播技术 
抗战记忆的书写与建构——基于山西新方志为中心的探讨
《中国地方志》2024年第6期98-105,M0006,M0007,共10页刘志辰 贾登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图像叙事体系建构研究(1921—1949)”(项目编号:23BDJ086);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革命文物研究专项课题“山西革命文物价值体系阐释研究”阶段性成果。
抗战记忆是新方志编撰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新方志中抗战记忆的研究较少,学界多将其看作一种史料或抗战材料,鲜有从方志书写与建构方面展开的研究。新方志作为地方社会建构自我历史记忆与文化景观书写的重要“知识文本”,既是地方社...
关键词:新方志 山西抗战 抗战书写 记忆建构 
“中国社会史研究学术论坛”会议综述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3期153-156,共4页贾登红 
为庆祝山西大学建校120周年、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2022年11月19—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史学会、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主办,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承办的“...
关键词:山西大学 学术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史 理论研究所 会议综述 线上线下相结合 山西省 
何以为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古旧书籍出版探析
《编辑之友》2023年第3期100-106,共7页贾登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1YJC770010);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210148);山西大学学科交叉建设项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版界兴起了一股旧书重印热潮,以具有公共版权性质的古旧书籍为知识商品,通过影印、排印等手段,实现了对旧书的再版、售卖与流通。究其缘由,一方面是近代中国优质出版资源匮乏、古旧书利润空间较大;另一方面是近...
关键词:印刷术 古旧书 出版 知识传播 
“画”向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美术宣传与革命动员被引量:4
《美术》2021年第7期88-95,102,共9页贾登红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山西革命根据地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立项批准号:20BDJ069)的阶段性成果
美术宣传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民众动员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传统美术形式的"解放"、推动美术下乡与深入火线、推广幻灯片、出版发行画报画刊等方式,在解放区及前线掀起了一场美术革命浪潮。在这一浪潮中,中共通...
关键词:画报解放区 中国共产党 革命动员 
旧书生意:近代中国旧书的交易、流通与知识传播
《编辑之友》2021年第7期106-112,共7页贾登红 
旧书生意是图书出版产业的一种再造与延伸,不同于新书的出版、售卖与流通,旧书从销售者、购买者到交易网络自成体系、不绝如缕,是近代中国书籍出版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人填补知识、消闲阅读、收藏品鉴的重要媒介。立足于知识社会...
关键词:旧书 流通 翻印 知识社会史 
近代中国传染病书籍的出版与传播被引量:2
《医学与哲学》2021年第9期71-74,共4页贾登红 
2020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W007)。
近代中国将传染病作为一种科学性的知识认知,始于清末民初,与传染病相关书籍的出版与传播密不可分。基于1912年~1949年出版的以“传染病”为主题的印刷书籍,通过“疾病史”与“书籍史”的跨学科对话,探究书籍出版在传染病知识生成与传...
关键词:传染病 书籍 出版 
机器上的“中国字”:南京工业景观下的新中国形象建构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2期57-66,共10页贾登红 
工业景观是新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业景观的解读,离不开视觉的框定,而对视觉的切入,莫过于观光旅游的视角。在这一视角下,工厂作为“工业生产空间”景观,生产的不再是工业品,而是对新中国的形象认同。借助于南京华侨旅行服务...
关键词:工业 景观 南京 新中国 形象塑造与传播 
近代报刊“长城”话语的呈现与建构——基于《申报》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新闻春秋》2021年第2期49-55,共7页贾登红 
2020年山西大学1331长城文化生态研究院资助研究项目成果。
近代报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时政的同时,也兼具传播新知的功效,塑造了一批"新话语"与"新概念","长城"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词汇。在报刊中,"长城"话语多与时政相勾连,折射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与长城精神指涉的形成...
关键词:长城 报刊 《申报》 
画中有话:图像、文化与艺术遗产——评《走向田野与艺术:关于艺术遗产的对话与反思》
《晋中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01-103,共3页贾登红 
近年来,对艺术遗产的研究不断拓展了我们对艺术与文化观察的内容和视角,为我们认知区域社会提供了别样的解释路径,也推动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精神诉求的反思,但就其的具体实践与研究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走向田野与艺术:关于艺术遗...
关键词:田野 艺术遗产 文化 《走向田野与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