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时进[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6期5-9,F0002,共6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唐代诗人进入历史后,就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两千多位唐代诗人,至今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他们在曾经生活的时代创造的“唐音”,千年之后仍与我们的心灵相通,仿佛是我们自身情感的抒发。那些不朽的作品,构成了我们同感共情的故土家园,可思忆、尚友、明理、知世,其存在,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滋养和庇护。诚然,唐代诗人并没有将“好诗”做尽,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其二》),康有为称“意境几于无李杜,目中何处着元明”(《与菽园论诗》),就诗歌艺术创新而言不无道理,但在文学社会学意义上,唐诗的天地世界已足够广大,而在民族精神史层面上,唐诗表现出更为深广的内涵。这方面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本文仅从家国情怀书写、社会现实感发、日常生活表现三个角度略做叙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