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楚生[1] 张焕[1] 刘少霓[1] 蔡典潜 陈浩明 杨丽芝 黄浩佳
出 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年第6期33-35,共3页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揭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19ws054)。
摘 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ACI)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6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溶栓组130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未溶栓组30例,给予常规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溶栓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比未溶栓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心源性栓塞型(CE)及其他病因型(SOE)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中,预后良好患者的年龄、基线血糖值比预后不良患者低,发病到溶栓时间比预后不良患者短,有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发生率比预后不良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到溶栓时间、心房颤动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ACI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实现良好的疗效,但ACI不同病因分型患者的溶栓治疗疗效有所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另外,年龄、心房颤动、发病到溶栓时间会影响ACI预后,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以上因素予以合适的干预,以实现更好的治疗结局。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