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缺席及其后果——中国当代美学教科书与德国美学的另一条线索  

Nietzsche’s Abs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Another Clue between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Textbooks and German Aesthet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代迅[1] 吴靓媛 Dai Xun;Wu Liangyuan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2]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00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5期160-171,共1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66)。

摘  要:中国当代美学的基本学术范式,主要是在德国古典美学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西方现代美学先驱的尼采,长期被拒斥于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大厦之外。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和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均未提及尼采,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对尼采做了严厉的否定性评价。尼采因被视为帝国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意识的代表而被拒之门外,丧失了进入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并发挥学术影响的最佳时机。忽视尼采的反体系性妨碍了中国当代美学对于西方美学话语方式多样性的理解。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思想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之间的对立,被当代中国主流学界长期给予政治性和阶级性解读。尼采所代表的西方现代美学关于非理性与肉体本能等核心问题,凸显了美学研究的生物学路径,至今仍为我国主流美学理论所忽略。尼采认为,古希腊人处于青春的丰富之中成为悲观主义者,处于崩溃与虚弱时代则变成乐观主义者,这种观念和当代中国革命乐观主义相冲突。尼采的缺席导致中国当代美学教科书的丰富性不足,难以解释西方和中国前卫艺术及其理论。尼采要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范式产生实质性影响,还有赖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代转型。

关 键 词:尼采 现代西方美学 当代中国美学教科书 

分 类 号:B83-0[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